當體育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,成為自覺、自然,而不是考試、任務,我們就能在體育中收獲健康的身體,堅韌的意志,樂觀的精神。
近日,教育部下發(fā)《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(yǎng)質量的意見》,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大學生體育課程考核,不能達到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》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(yè)。此舉旨在引導素質教育推進的方向,提高體育在高質量教育中的位置。
健康的體魄和精神,是一個人全面發(fā)展的根基。而現(xiàn)實的情況是:學生越來越“宅”,近視人群不斷擴大,“刷題”擠占了鍛煉的時間,體育成績在教學評價中權重較低,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也存在誤區(qū)。不管是高等教育階段,還是中小學,體育教育都需要更多方法和措施加以推進。
無論是從青少年的全面發(fā)展,還是從生命教育、素質教育的高度,都需要我們對體育教育進行重新定位。體育的意義并不止于跑多快、跳多高,實際上是重視人最基本的發(fā)展。不管一個人將來有怎么樣的成就,強健的身體和積極的精神,都是人生幸福的基礎、事業(yè)成功的保障。從古至今,體育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近代自然主義教育家盧梭主張教育要“歸于自然”,發(fā)展人的天性,追求身心調和發(fā)展,注重體魄健康。我國古代體育教育源遠流長,騎射、蹴鞠、擊劍、操舟等運動形式多樣,“文武兼?zhèn)洹币欢瘸蔀槿瞬诺脑u價標準。新中國成立以來,“德智體美勞”也一直是教育提倡的大方向。在升學壓力巨大、教育焦慮越來越重的現(xiàn)在,讓體育真正回到教育中應有的位置,緊迫且必須。
為何學生們聽到體育考核就害怕?并不是制定的考核標準不可完成,而是不少學生在長期課業(yè)負擔重壓下,失去了對體育的熱情,也失去了應有的體能。體育本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,可是如果以考試心態(tài)來對待,就會變得沉重很多。這并不是說不該考核體育,而是我們要把體育鍛煉當作最自然而然的事,要創(chuàng)造更多條件保障體育教育。有的地方跳繩被列入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重點項目,有家長就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往校外“跳繩培訓班”,類似的“游泳培訓”“跳遠培訓”并不稀奇。這樣的例子看似極端,暴露出不少學生家長對待體育不是久久為功,而是應試心態(tài)。只有矯正這種心態(tài),讓體育課的時間得以保證、質量得以提高,讓體育成為人才選拔的重要標準之一,才能為體育教育留足發(fā)展空間。
體育是一種終身的修為。武漢大學周葉中副校長曾受邀做客央視《開講啦》,跟青年學子分享他四十年如一日,每日堅持跑步十公里的鍛煉心得。跑步,讓他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(tài)和身體狀態(tài)。當體育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,成為自覺、自然,而不是考試、任務,我們就能在體育中收獲健康的身體,堅韌的意志,樂觀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