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1日下午,“3名游客在八達嶺長城墻體上刻劃”的視頻曝光,此舉不僅引發(fā)眾怒,更引起警方的高度重視。
22日凌晨,延慶警方將張某林等3名違法行為人查獲。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相關(guān)規(guī)定,已對三人作出行政拘留并處罰款的處罰?!拔奈锕袍E是寶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,需要大家共同保護,對于故意損毀的行為,警方將依法堅決查處。”延慶警方如是說。
消息一出,眾人拍手稱快。在城墻上涂鴉、刻字,不再只是一件被大家譴責(zé)的不文明的小事兒;破壞文物古跡,誰也別想“事了拂衣去”!
從八達嶺長城到敦煌壁畫,從杭州西湖到陜西榆林丹霞地貌……長久以來,我國不少文物、名勝古跡被游客以刻字、涂鴉、踩踏等方式損壞。眼見古跡“舊傷”添了“新痕”,這種行為卻屢禁不止。
究其原因,一是部分游客文物古跡保護意識淡薄、法律素養(yǎng)不高,一時“手癢”又懷有僥幸心理;二是景區(qū)監(jiān)管難度大,事發(fā)時沒能及時制止,事后又很難進行調(diào)查取證;再就是違法成本低,處“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”者居多,讓很多人敢于僭越法律紅線。
直到《國家旅游局關(guān)于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》的正式實施,給嗜好“到此一游”的“留名者”以沉重打擊:損毀、破壞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跡的行為,從此納入“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”黑名單,旅行社景區(qū)可對其“拒游”。近兩年,“驢友”因“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”獲刑的新聞也進入公眾視野,《刑法》規(guī)定“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,情節(jié)嚴重的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或者單處罰金”,讓違法行為無所遁形。
可以說,此次警方對違法行為人作出行政拘留并處罰款的處罰,不僅警示了在文物上印刻“到此一游”的惡劣行為,同時也彰顯了我們保護長城等文化遺產(chǎn)的堅定決心。
文物古跡是社會公共財富,承載了中華數(shù)千年的歷史文明,一旦被破壞,很難恢復(fù)原貌。遏制游客破壞文物現(xiàn)象,亟需切實加強文物保護的宣傳與教育力度,做好文保的普及工作,加強針對性教育引導(dǎo),喚醒人們對歷史文物的保護意識和敬畏之心;另一方面,也要進一步完善文保法律法規(guī)細則,讓相對應(yīng)的處罰措施得以細化,并將相關(guān)條例置于景區(qū)醒目位置,使躍躍欲試的游客們“三思而后行”。
此外,探索使用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加強監(jiān)測巡查、對制止不文明行為的游客加以獎勵,甚至專門開辟游客“涂鴉區(qū)”,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借鑒意義。
保護文物永遠都是“進行時”,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。多措并舉,方能狠剎游客“文物刻字”之風(fē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