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發(fā)生心源性猝死時,最有效的救治手段就是心臟除顫和心肺復蘇?!笔〖t十字會救護老師劉建玲說,如果能夠在心臟驟停后及時進行自動體外除顫、心肺復蘇等正確的急救方式,就能夠為后續(xù)的救治贏得時間。
市民知曉率低
1月7日,太原南站,人頭攢動。在這里,4臺自動體外除顫儀靜靜地“站”在候車廳服務臺、 A17候車區(qū)、 B17候車區(qū)、西售票廳。
“您聽說過自動體外除顫儀嗎?”一連問了幾位旅客,他們給出的答案驚人地一致:“沒聽說過?!痹诜张_附近,送站的陳女士站在除顫儀旁細研究著?!澳肋@是做什么用的嗎?怎么使用?”“這是自動體外除顫儀,以前聽說過,但不知道怎么使用,即使真的出現(xiàn)緊急情況,也不敢用。”陳女士說。
太原南站辦公室工作人員白哲介紹,1月1日至1月6日,太原南站日均發(fā)送旅客4.4萬人次,春運期間預計日均發(fā)送旅客量將達到4.8萬人次。目前,單位有25名職工接受了使用培訓及心肺復蘇技能培訓?!扒皫兹眨〖t十字會對我們職工進行相關技能培訓。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,每天有這么多的旅客來來往往,加之春運開始,一旦發(fā)生意外,我們就有條件、有能力施救,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救治時間?!卑渍苷f。
“2019年,我省加大投入,陸續(xù)在公共場所投放自動體外除顫儀,但目前最重要的是提高公眾知曉率、急救知識技能的普及率,只有這樣,在危機時刻‘救命神器’ AED才能及時派上用場。”省紅十字會備災救護中心主任高凡說。由于缺乏了解和必要的知識,自動體外除顫儀的普及和應用之路依然艱巨。
“救命神器”簡便易操作
自動體外除顫儀,是一種便攜式的、可供非專業(yè)人員使用的、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(yī)療設備,因為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,并且給予電擊除顫?!捌鋵崳瑳]有大家想象的那么‘神秘’,操作起來很簡單?!备叻舱f。
根據(jù)聯(lián)合國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流行病學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,我國每年死于心臟驟停的總人數(shù)約為54.4萬人,相當于每分鐘有一人發(fā)生心臟性猝死,其中90%發(fā)生在院外。如果沒有院前急救,搶救成功率極低。因此,在交通樞紐、商場、景區(qū)等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,是目前國際上提高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的有效手段。
“自動體外除顫儀的使用并不難,市民只要經(jīng)過簡單的培訓,就可以上手操作。當發(fā)現(xiàn)有人呼吸、心跳停止時,操作者只需根據(jù)視頻、語音提示,在患者胸部適當?shù)奈恢觅N上電極,除顫儀開始自動分析患者心律,判斷其是否需要電擊除顫。當有除顫指征時,不要與患者接觸,同時告訴附近的其他人遠離患者,由操作者按下‘放電’鍵除顫。如果心電圖檢測結果認為不需除顫,即使按下按鈕也不會放電。”劉建玲從便攜式小提包里拿出一個模擬機,一邊熟練地演示,一邊介紹操作流程。
自動體外除顫儀之所以被稱為“神器”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夠顯著提高生存率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如果在心臟驟停的1分鐘內(nèi)對患者電擊除顫,救活概率為90%。國外研究報告顯示,在院外心臟性猝死的患者中,只使用心肺復蘇急救的生存率為14%,同時使用心肺復蘇和自動體外除顫的生存率能夠上升到23.4%。“當發(fā)現(xiàn)有人停止呼吸、心跳,心肺復蘇術和電擊除顫配合使用,在120急救人員到達現(xiàn)場前,可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,患者的存活率可大大提高?!眲⒔嵴f。
讓“人人學急救,急救為人人”深入人心
目前,省紅十字會在全省共投放80余臺自動體外除顫儀,其中,在我市,太原武宿國際機場8臺、太原南站4臺、太原火車站2臺、省圖書館1臺、市圖書館1臺、省政務服務中心1臺、市為民服務中心1臺。 心源性猝死發(fā)病前征兆少、發(fā)病快、搶救時間短,除非患者身邊有目擊者、過路人作為“第一響應人”在黃金4分鐘內(nèi)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、心肺復蘇術進行搶救,否則患者生命會受到威脅?!敖衲?,我省將加大投入,在更多的公共場所投放自動體外除顫儀,并強化急救技能培訓,讓更多市民了解、掌握AED的使用和操作,增強市民安全防范意識和突發(fā)事件的處理能力,讓急救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本能,希望‘人人學急救,急救為人人’走進每一個人的心里。”高凡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