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30日,央視新聞客戶端“文化中國行·營造之法”專題以《這不是西游記這是晉祠》為題,對晉祠這座傳奇園林的“營造之法”作了詳盡解讀。
報道稱,在山西太原,有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。這里曾經(jīng)有孫悟空與二郎神的斗智斗勇,這里仿佛是從《西游記》的神話世界中偷偷溜出來的一角。這里不是《西游記》,而是中國現(xiàn)存最古老的祠廟建筑群——晉祠。
報道介紹,在晉祠中有一座建筑,它承載著人們對于風調(diào)雨順的美好期盼,它就是晉祠圣母殿。圣母殿重建于北宋天圣年間,是我國建筑藝術(shù)由唐至宋演進中的一個重要實例。工匠們?yōu)槭ツ傅畹拈苤O(shè)計了明顯的“生起”,檐柱從中間向兩邊依次升高,使得屋檐曲線更加柔美。
圣母殿作為古人重要的祈福之所,殿前空間尤為重要。工匠們?yōu)榇税咽ツ傅畹那皦Ρ谙蚝笸疲倮锚毺氐摹皽p柱造”,讓殿身前的四根柱子不落地。如此一來,整個大殿前的空間就變得非常寬敞。
在圣母殿中,有42名“侍從”共同服侍圣母,她們各司其職,有“會計”“秘書”,甚至還有“實習生”。這些宋代“打工人”,就是晉祠的侍女像。宋代工匠并沒有按照某種固定的模式,將她們塑造得一板一眼,而是讓每尊塑像都有不同表情和姿勢,穿著當時最流行的服飾。京劇大師梅蘭芳曾評價她們“一顰一笑、似訴平生”。
在魚沼飛梁前方,有一座酷似“亭子”的建筑,它就是獻殿。它四周沒有圍墻,用柵欄圍合,保持通風開敞,可以放置一些牛羊、瓜果等生鮮供品。據(jù)記載,獻殿建于金大定八年。此時《營造法式》已頒行,這在當時被譽為建筑規(guī)范。但有趣的是,獻殿的斗拱并沒有按照規(guī)范建造,而是與年代更早的圣母殿極其相似,這可能是當時工匠對于圣母殿的一種致敬。
在晉祠中,有一座建筑十分特殊,它身上有明清兩代的建筑痕跡,它就是水鏡臺,前臺是清代建筑,用來唱戲,而后臺則是明代建筑,用來化裝更衣。工匠們巧妙地把兩個建筑“縫合”在了一起,讓相隔百年的建筑融為一體,形成了獨特的“古建筑博物館”。
一步百年。這些古建筑和人們留下的記憶,共同組成了晉祠這座傳奇的園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