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板燒串串區(qū)
袁冬冬煮串很是麻利
帶著孩子點串的顧客
什么叫人間煙火?是早市里,近郊來的旱地黃瓜花端的露水、周邊農(nóng)民自種的雞毛菜根上的濕泥;是晚市間,路邊平鋪在地的編織袋上,成堆新挖蓮藕的芽尖、裝兜白不老豆角的蔫葉……在眾紡路,這條網(wǎng)民口中的寶藏美食街上,華燈初上之際,少不了金牌辣串店煮串串的熱氣。
眾紡路,南起南內(nèi)環(huán)西街,縱貫紡織街、大眾街、后王街、氣化街,北抵迎澤西大街,中分兩條主干道與千峰南路、和平南路圍成的四方塊。循著街名回溯,穿透時光,遙望見過往的輝煌——國營大眾機械廠(我國“一五”計劃156項重點工程之一)、太原煤氣化(1981年成立的國內(nèi)首家煤炭綜合利用大型聯(lián)合企業(yè))、山西紡織印染廠(曾經(jīng)支撐山西紡織工業(yè)半壁江山),還有太原理工大學、山西省財政稅務(wù)??茖W校等。如今,“宏大”的光影退位,留下了紡織苑小區(qū)等林立樓棟、大王路菜市場的聲聲叫賣,以及晝夜穿行于煙火蒸騰間的不息人流。
河南來的“太原正宗”
李長華就是這樣無聲匯入人流的一員。他老家是河南信陽農(nóng)村,與湖北毗鄰,“這邊是我們村,那邊就到了省外”。1994年,她跟著老公袁祖保來到太原,“都是親戚打工帶出來的,說是有錢賺”。早一步,姐夫到了太原服裝城,弟弟落腳大眾機械廠附近,介紹人把他們帶到了山紡。那年,兒子袁冬冬3歲。
兩口子騎個自行車,“跟賣雞蛋一樣”,一個木架子,一個小鍋鍋,在眾紡路邊上的學校門口支起了攤子。一根串一分錢,“一個人吃個五分錢、兩毛錢”,顧客以學生、年輕人為主,經(jīng)常圍得里三層外三層。為了占住攤位,李長華與常來的另一家商販競價,最終以800元成交,“那會兒一個月才賺三四百塊,決定了就要在這兒干?!?/p>
這一干,從路邊小攤到漏雨漏水的平房,再到如今年租金20多萬元的門店,30多年就這樣過去了。兒子從小在太原上學,小學、初中、技校,想去闖天下,先學牙科,又學數(shù)控,不想天天就煮個串?!耙粋€月就教訓了他,”李長華笑著說,“跟著同學去唐山,沒日沒夜貼廣告,還被老太太、老頭罵,沒堅持下來?!薄袄俗印被仡^,一天50元,開始接著父母的班,“不抽煙不喝酒,看起來不愛說話,手腳可利索。”后來又生了女兒,太原生太原長,胖胖的,“就愛吃山西飯,可能面條有營養(yǎng)吧”,如今也在店里幫忙。2015年,兒子結(jié)婚,兒媳婦從河南跟著過來,生了倆娃,也是一男一女,在店旁的紡織苑買了房?!暗艿苷f我來到太原,啥都順順利利,周圍老鄉(xiāng)提起來都有些嫉妒,”李長華樂呵呵地說,“前幾年人口普查,居委會還給我送來一張居住證,我也是半個太原人了?!?/p>
這30多年,改變了這個河南人家,也改變了太原人的生活記憶。城市南北,不少開煮串店的商販,打出來的招牌一律寫“老太原正宗煮串”?!耙郧疤瓫]有賣煮串的,我們是第一家,”這點,袁祖保倒是很確信。
太原版的“部隊火鍋”
土豆片、海帶、生菜、平菇等各色菜蔬,袁冬冬一手攥住顧客挑好的串串,一股腦兒扎進沸水鍋,再來一個笊籬,裝入或?qū)捇蚣毜耐炼狗蹢l,等個三兩分鐘,出鍋盛盆,轉(zhuǎn)過身來,從后面的桶中兜一勺特制的醬料,遞到媳婦陳玲手中。接過盆,陳玲詢問,“加不加辣”,然后或多或少從另一個桶中搲一勺辣椒,遞給傳菜的大姐?!?3號,23號”,掃視一圈路邊的數(shù)排小餐桌,盯著舉手或者回應(yīng)的方向走過去,大姐將胸前的牌子一伸,“30塊”。然后,熱騰騰的串串就上桌了。
“煮串串么,就是圖個方便、快、好吃,”李長華說道。不過,太原第一家,這技術(shù)從哪兒來的?陳玲補充說,“老家的一個親戚,以前在部隊炊事班,為了野營拉練備餐,自創(chuàng)的?!崩铋L華兩口子剛剛擺攤那會兒,“人們還不認識,不知道咋吃?!比缤n國的芝士泡菜燴方便面一樣,源自部隊的高效快捷和精心調(diào)味,也給“老太原煮串”迅速風靡,增加了幾分類似的時代特色。
功夫在詩外,煮串也如此。袁祖保每天早上6時起床,早早就去了菜市場。李長華打趣說,“別看長得不怎么樣,挑菜可認真了,爛的、壞的都要挑揀出來,買菜的都不喜歡他?!毙⌒〉闹蟠?,每天買一兩千元的菜蔬,加上凍品,要備三四千元的菜。接下來是清洗,串串,“姑娘、媳婦,老家的親戚,還雇了兩個人,七八個人串”。一天串多少串?李長華沒數(shù)過。按現(xiàn)在的售價,不同的串,一元3串、4串,夏天高峰期,一天銷售額七八千元,好的時候能過萬元,再換算過來,平均一天要串兩萬根左右。
聽這數(shù)量,“部隊煮串”的魅力,比“部隊火鍋”大。
河西人的“四季沸騰”
兩萬多根串串,人均20根,也得有千把顧客吃。
袁祖保一家子,從早上忙到中午準備。下午四五點開火,經(jīng)常要營業(yè)到凌晨時分?!耙郧袄项櫩投?,聽聲音就能知道是誰,”李長華回憶說,“現(xiàn)在新顧客多,各個年齡段的都有?!标惲峤忉尩溃拔夜牌哦疾豢词謾C,這幾年經(jīng)常有探店、拍視頻的,吃著吃著就開始拍照,還要拉著我們說話?!?/p>
就這,潑天的流量也不接。忙得顧不上,熟客打電話過來,才開一下外賣平臺,做完趕緊關(guān)掉?!白鐾暌粏蝿傄P(guān),突然進來兩三單,你說氣人不氣人”,李長華這話,的確容易招人“嫉妒”。
不開外賣平臺,為的是不影響到店的顧客。春天,正月初六就開店;夏天,自打兒子接手煮串,袁祖保又加了鐵板燒,客人常常流連到深夜;秋冬之交,人們稍稍適應(yīng)一下氣溫變化,戶外又是滿滿的人。除了惡劣天氣和春節(jié)回老家,金牌辣串一年能開滿300多天。
提著奶茶的年輕情侶、帶著兒女的青年夫妻、拉著朋友的中年男女、攜著老伴的皓首夫婦,在這條短街上,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,享受煙火升騰,又裝點沸騰人間。